元延祐三年(1316)
框高21.5厘米,广15厘米,长约300厘米
原件藏于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
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《证道歌》,半叶四行,行八字。全卷书写刚劲有力,楷为体,行为用,气势连贯,运笔飘逸,艺术水平极高,堪称法书。
《证道歌》是唐初永嘉玄觉禅师悟道后心得精华的文字记录,是唐代佛教禅宗的经籍典范。玄觉(665—713),俗姓戴。剃度以后,博览群籍,为天台宗国清寺智四传弟子。因仰慕禅宗六祖大师慧能禀承如来心法,前往韶州曹溪宝林寺印证所见,被称为“一宿觉”。回永嘉后,众称“真觉大师”。玄觉提倡天台、禅宗融合之说,与南岳怀让、青原行思等同列慧能门下,为五大宗派之一。随后,在西山龙兴寺创禅宗道场,弟子蕙操、惠特、等慈、玄寂等,皆传其法。相传著有《永嘉集》《证道歌》《永嘉法语》。自此,温州成为江浙佛教禅学中心。
《证道歌》集中体现了玄觉的禅宗思想,在处理隐世潜修与入世修行相互关系的态度上,认为修行的关键在于开悟识道,不必远离人间。佛性与万物之性、三世诸法之性相互融合,本体与现象、体与用相即相摄。这种理一分殊的思想奠定了顿悟思想的基础,体现了儒家的以人为本普世价值观。《证道歌》除在国内广泛传播之外,还传播到日本、韩国、朝鲜以及欧洲英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,历代有敦煌写本、高丽影印本等国内外数十个多种文字版本,极大地弘扬了玄觉大师禅宗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