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上去制作很精致的皮箱。如果您有机会,打开皮箱,仔细观察,您发现从里到外,这个皮箱确实制作考究,质量上乘。皮箱的背后隐含着一位九旬老人对祖国大陆的深深思念。
2018年6月29日下午,在台北市温州同乡会会所,热闹异常,乡音不断,来自温州市文化交流团的5位同志,在温州市台办张振宇团长的带领下,赴台湾拜访温州同乡,为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征集温籍乡贤展品。邢爱菊、何纪豪、徐忆中、应炳焕等台北市温州同乡会的领导和会员,参加了座谈会。应炳焕老人已经93岁高龄,专程从基隆赶来捐献皮箱。言谈间,他流露出对温州故乡的思念之情。
应炳焕老人还精神矍铄,当即写下了这个皮箱的了来历,全文如下:这只皮箱70年前(1947年11月间)购自上海。我第二次来台湾,就是携带它乘坐中兴号客轮,来到基隆。这么多年,我一直保存着,因为它的制作功夫、资料和我们的东西完全不同,上海做的耐压,不变型。我们温州人聪明巧思,利用纸板作架构,定型后,糊上次等牛皮而成价廉物美的东西,但不耐用。现代科学发达,箱类以塑料,产自机械,装有四轮,携带方便。早期人工牛皮……。可见,应炳焕老人对这件皮箱十分珍视,对它的制作工艺水平赞赏有加,将它捐赠给世界温州人博物馆,足见其精神境界。